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?/? 专题专栏 / 廉洁时空50张衡阳面孔 /

廉洁时空50张衡阳面孔?丨康元积:做勤政之官,纾百姓之困

发布时间: 2021-01-11 19:23:38
来源:清风衡阳网??访问数:

编者按

近日,由衡阳市纪委监委编纂的《廉洁时空50张衡阳面孔》已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,该书精选自汉唐以来至近现代衡阳历史上的清官廉吏50人,用近30万字忠实还原这些优秀人物的廉洁故事,以平实、朴素、凝练的语言,客观反映了植根于衡阳大地悠久的廉洁文化。近期,清风衡阳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将同步讲述《廉洁时空50张衡阳面孔》书中的故事。


康元积(1559—1613),字日空,号函三,明代湖广省衡州府衡山县紫盖乡第七都南岳(今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)人。万历二十四年(1596)甲午科乡试与兄元和同举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登辛丑科进士,授太常寺博士。万历四十年(1612),因向明神宗上奏《保泰疏》深得当朝吏部尚书赵焕赏识,叹为“天下第一人”,神宗皇帝旋改授为吏科给事中,并因此得名“康保泰”。


康元积:做勤政之官,纾百姓之困

康元积出身于书香门第,原本江西安福人氏,他随祖父来南岳就学,被南岳衡山山清水秀的景色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吸引,加之家学渊源深厚,决定寄籍衡岳,接受理学熏陶。他特别钟情于引经议政、正色直言、志在匡济时艰的学术思想,著有《麟经约言》《南岳笔记》等,常怀爱国爱民之心。在南岳勤学苦读致仕,从山间走向了朝堂,仍不忘初心,清廉为官,公正执政,解民倒悬,备受钦仰。

康元积经常深入民间微服私访,体察民间疾苦,敢于主持公道。明朝初期,从京城通往全国各地都辟有官道之谓之驿道。沿途各州县也都设有驿站,目的是为朝廷委派到各地巡视、查询的官员提供交通和住宿接待的方便。驿站采用马作为交通工具,赶马的马夫和马匹由各驿站向老百姓摊派驿银负担。到了明朝中后期,由于驿站不断增多,驿马费用开支也随之增长,老百姓叫苦不迭。康元积爱民亲民,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。有一次,他正好奉旨回衡山办差,他一路穿州过县,不几天就回到了家乡衡山地界,歇脚于黄堡驿站。他在驿站附近观赏家乡秀美的山水风光,备感亲切舒畅。忽然发现远处一白发老人拄着拐杖,步履蹒跚地朝驿站走来。老人身背一大捆柴薪,压得腰都挺不直,像要摔倒的样子。康元积一阵心酸,连忙前去搀扶,将老人引向路旁歇息,亲切地与其攀谈起来,问老人这么年迈体衰,为何还出来干这样的累活?老人伤心地诉说道:“今天打了些柴火,正准备到驿站来卖点钱回去。”康元积又问:“老人家,这个事可以让家里年轻人来做呀!您这把年纪出来不怕出意外吗?”老人叹息道:“实不相瞒,我只有一个儿子,去年上山采药跌断了腿无法行走。这几天县衙来人催交摊派的驿银,我身无分文,只好出来卖柴了。”康元积追问道:“这朝廷驿路的开支由地方上负担,像您家这样的困难情况也要分摊吗?”老人无奈地摇摇头回答说:“这黄堡驿站开办后,朝廷的公务越来越多,驿路又坑坑洼洼,马儿都跑死了许多。要补充新马的钱和驿站的开销,那些不都是我们老百姓身上出的?加之我们衡山这一带地瘠民穷,别无生计,我无可奈何,只有卖柴换钱去交纳驿银了。”听完老人的诉说,康元积义愤填膺,连忙安慰说:“老人家,您别担心,这个问题很快就会解决的。”

送别老人后,康元积心情特别沉重,一面处理身负的公务,一面向官民详细调查黄堡驿马带来的弊端。原来,这衡山、湘潭两县自建县以来,只有驿站而没有驿马。驿马始于万历元年(1573),当时改衡山霞流水驿为湘潭黄堡驿,设驿马30匹,由安仁、衡山与湘潭三县各承担部分经费,安仁出钱,湘潭出马,衡山负责递补之役。可是万历九年(1581)后,湘潭分摊的10匹马却不服役,全部由衡山养马户的30匹马出差,沉重的负担使衡山苦不堪言。衡山每年的驿马花费总额超过4000余两,而全县每年的赋额却只有2万两,县财政严重亏空,驿银负担全部压在老百姓身上。这样,致使养马户倾家荡产,鬻妻卖子,以偿此额外无名之役。

康元积通过深入民间微服私访,了解黄堡驿站开办以来的弊政以及给广大民众造成的深重灾难后,立即呈文《请裁黄堡驿马书》致湖南司道,详细陈述黄堡驿马的例差极不合理,极不公平。直言“衡山地瘠民穷”,黄堡驿马差事“令衡山百姓疲于奔命”;虽“剜却百姓心头之肉”,也断难解决。由于康元积坚持为民代言,秉公办事,湖南道台不得不裁定衡山县撤黄堡驿,改由湘潭县设驿管理,衡山每年给湘潭400两、安仁300两白银作为补偿。事后,衡山人民为感恩康元积,专门立碑纪念。

——节选自《廉洁时空50张衡阳面孔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