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?/? 专题专栏 / 廉洁时空50张衡阳面孔 /

廉洁时空50张衡阳面孔?丨顾宪之:为官清正处处留声

发布时间: 2021-02-25 10:21:41
来源:清风衡阳网??访问数:

编者按

由衡阳市纪委监委编纂的《廉洁时空50张衡阳面孔》已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,该书精选自汉唐以来至近现代衡阳历史上的清官廉吏50人,用近30万字忠实还原这些优秀人物的廉洁故事,以平实、朴素、凝练的语言,客观反映了植根于衡阳大地悠久的廉洁文化。近期,清风衡阳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将同步讲述《廉洁时空50张衡阳面孔》书中的故事。


顾宪之(435—509),字士思,南北朝吴郡吴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。他的祖父是刘宋镇军将军顾觊之。顾宪之十七八岁时,州府征召他担任仪曹从事,后举为秀才,历任衡阳内史、太子舍人、尚书比部郎、抚军主簿等职。他在衡阳任职只有数年,但其除陋习、恤孤贫的故事至今仍在衡阳传扬,其清廉能干的声名仍在雁城回响。

▲顾宪之断争牛案有如 “神明”


顾宪之:为官清正处处留声

顾宪之先后任职多个地方,在他任职的每一个地方,都留下了清正廉洁的故事。在他代行会稽郡守期间,其治下的山阴县有个名叫吕文度的人,此人在当时皇帝面前颇受恩宠,仗着皇帝的宠幸,在地方上建立规模宏大的府邸,平时行事嚣张跋扈,欺压百姓,无人敢惹。据说吕文度的母亲去世时,为了讨好皇帝面前的红人郡县内的达官贵人争先恐后地前去吊祭。但正直的顾宪之不怕他,史书记载“文度深衔之,卒不能伤也”,大大打击了地方权贵势力的气焰。

在他任建威将军、行婺州事的时候,当时的司徒、竟陵王萧子良占据了数百里的山林湖泽,作为自己的行猎游乐之地,禁止百姓进入樵采。顾宪之极力劝说此事不可,言辞恳切,终于说动了他。竟陵王萧子良回答他:“非君无以闻此德音。”随即命人解除了封禁。

后来,顾宪之又在地方和朝中数次迁转任职,直到梁朝建立,身患重病才回乡养老。他归家后,由于为官清廉、不贪钱财,家里积蓄的米粟不多,仅够勉强度日,住房条件相当狭小简陋,史书形容他的陋室为“环堵”,意即只有四面的墙壁而已,因此他和家人都“不免饥寒”。顾宪之生活的时代,跟他同级别的官员,任职地方几年后,大多积蓄了相当可观的财富。然而,像他这样祖上官居显要,自己又出任过多个要职,而能为官清廉,不蓄私财的,在当时是绝少见的。

梁天监八年(509),顾宪之在家中逝世,终年74岁。在临终留给儿子的文书中,他要求自己的葬礼要一切从简,只要“衣周于身,示不违礼,棺周于衣,足以蔽臭”即可,“入棺之物,一无所需”,不要像当时的流俗那样厚葬;以后到了忌日,按照礼仪给自己供奉素食果蔬就行了,不要用珍贵的肉食。他认为祭祀祖先“本贵诚敬,岂求备物哉”!他的清正、廉洁可谓贯彻始终,坚守一生!

顾宪之拥有这样的品性,与他家的家风、门风是分不开的。他的祖父,曾任湘州刺史、吏部尚书的顾觊之,据史书记载,也是一位清廉有为的好官,颇为时人称赞。顾觊之在吏部做官时,曾于衙门庭中种植了一株“嘉树”,对人说:“我任职吏部,职责牵涉整个国家的选官用才,定要竭力为国家选拔德才兼备的良材嘉树,这样才能世风日上,百业俱兴。”他还说这棵嘉树是“吾为宪之种耳”,蕴含了对孙子的良好期许。

在辗转多地后,顾宪之也曾被调到吏部担任吏部郎中,他亦如祖父所愿,与当年祖父种下的树木一样,已经长成了茂盛挺拔的良材。顾觊之种植嘉树、寄望子孙成材的做法,为时人艳羡,也给今人以启示。顾宪之生活的时代虽然已经过了一千多年,但他的为官佳话,尤其是不负家门、清正有为的故事,仍在流传。

——节选自《廉洁时空50张衡阳面孔》